:::

歷史沿革

時期 發展歷程
荷西據台時期

荷蘭人、西班牙人先後佔領台灣南、北部,西班牙人佔領三貂角、雞籠港,並於社寮島修築城堡,命名「聖薩爾瓦多」。西元1642年荷蘭人驅逐西班牙人,西人退出北台灣據守區域。西元1648年荷人為雞籠番社立村長、置評議會,宣布為自治之制,每年指導開會1次。

荷蘭人針對各番社舉辦戶口調查,須按口課徵人頭稅,正式戶口調查為1650年後,僅為殖民所需進行。

明鄭時期

明鄭入台後,設一府二縣:承天府、天興縣、萬年縣。本轄位於諸羅以北,屬天興縣管轄。西元1664年,改縣為州。縣治之下置堡,行屯田制,南及琅嶠(今恆春),北至雞籠,並以雞籠為港口重鎮。

當時實行「鄉治」制度,承天府分置四坊,場置簽首,鄉鄙劃分為二十四里,里置總理,里有社,置鄉長,十戶為牌,牌有首,十牌為甲,甲有首,十甲為保,保有長,如人民之遷徙、職業、婚嫁、生死,均層報於總理。惟雞籠當時仍地處偏遠,非明鄭開發重點場域。

清領時期

康熙22年(西元1680年)台灣歸清版圖,隔年設置一府三縣,雞籠時屬諸羅縣轄下。西元1858年雞籠設置海關開港,西元1863年應英法政府要求開放為通商口岸子港。光緒初年(西元1875年),因設台北分府通判,雞籠設治,另取基地昌隆之意,改稱基隆。光緒13年(西元1887年)台灣建省,時屬台北府基隆廳轄下。

戶政設施歸由府縣掌管,實施保甲制度,但牌甲名稱與編組,不完全依規而行,地方區劃多以里、保、街、庄、社名稱代之。地方戶口異動由牌長報告,再由甲、保長登記整理。惟清領早期有渡台限制,人口流徙無常,戶口數量尚不確實。

日據時期

日據初期,基隆劃入全台三縣之台北縣轄下,遲至明治34(西元1901)年,為方便控制社會安定,設20廳中之基隆廳,轄區已包括基隆堡、基隆嶼、彭佳嶼、棉花嶼及花瓶嶼等地。後於明治42(西元1909)年、大正9(西元1920)年、大正13(西元1924)年陸續改制入台北縣基隆支廳、台北州基隆郡以及基隆市。

日人在台戶政相關法令,始於明治29(西元1896)年由日本總督以訓令第8號制定之「臺灣住民戶口調查規程」,但初期之戶口編查因制度不完整仍多有疏漏。明治39(西元1906)年重新頒布戶口規則,透過戶口調查簿代替戶籍登記,於「現住主義」中兼採「本籍主義」,有本籍戶口調查簿與寄留戶口調查簿2種。惟戶政事務均納入警察機關管理,雖有保正甲長輔助申報,仍以實查結果登記或更正,警察之戶口調查為此時期戶籍制度之基礎。

光復初期

民國34年國民政府將原有州廳、支廳、郡、市改組為縣市,街莊改組為鄉鎮。日據晚期劃分本市有十六區會,光復後就戶口、經濟、文化、交通狀況,將十六區會併成五區,中正區、信義區及仁愛區分別為當時接管之第一區、第二區與第三區。

民國35年將台灣戶籍行政劃歸民政機關主管,舉辦戶口清查,正式實施戶籍法,並辦理初次設籍登記。由戶政機關(公所)辦理登記與資料提供,警察機關負責戶口查察、流動人口登記等,戶警雙軌分工並行。

民國58至62年 【戶警合一】 為改進戶政、嚴密戶口管理,民國58年令頒「戡亂時期臺灣地區戶政改進辦法」,試辦戶警合一制度,組織編制隨之調整,本市各區均設置戶政事務所,將區公所戶籍課劃歸戶政事務所,由區長、警察局副分局長分別兼任主任、副主任,區公所戶籍課長改派為秘書,隸屬於警察局,名稱為基隆市警察局中正區(仁愛區)(信義區)戶政事務所。
民國74至81年 戶政業務電腦化規劃及試辦階段。
民國81年 【戶警分立】 因動員戡亂時期終止,當年7月1日起戶政業務回歸民政單位,改稱基隆市中正區戶政事務所、仁愛區戶政事務所、信義區戶政事務所。
民國82至85年 電腦化作業分4年三階段推廣完成,基隆市於民國83年起開始建置,業於民國85年完成。
民國86年 戶政資訊系統電腦化自當年10月1日起全國連線作業。
民國103年 自當年2月5日起新一代戶役政資訊系統全面正式上線。
民國109年 自109年3月23日基隆市中正區戶政事務所、仁愛區戶政事務所、信義區戶政事務所整併為基隆市中正戶政事務所,仁愛區與信義區於原地設有辦公室,持續為市民提供戶政服務。

資料來源:基隆市志‧行政篇、基隆市志‧戶口篇、內政部戶政司網站。

  • 發布日期:2020/07/21
  • 發布單位:中正戶政事務所
  • 最後更新時間: 2020/07/22
  • 點閱次數:1108
回頁首